■5月,《国民报》在日本创刊。
■5月罗振玉、王国维在上海发起创办《教育世界》。
■10月,中国留学生会馆在日本东京成立。
■12月,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科学仪器馆在沪开馆。
选自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《图文二十世纪中国史》
1月1日德国在南京设立领事。
1月4日清驻俄公使杨儒与俄使谈判交收东三省事宜。
1月12日中俄订立《天津俄租界条款》。
1月15日清廷批准在议和大纲上画押。
1月29日清廷下诏变法。
1月义和团领袖曹福田遇害,前兴中会会长杨衢云在香港被刺身亡。
2月1日清廷接连降旨保洋护教。
2月3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上书德皇,称瓜分中国乃千载难得。
2月5日驻华11国使臣专门举行会议,同奕匡力、李鸿章讨论惩办“祸首”问题。
2月14日慈禧以光绪名义批准《议和大纲》12条。
2月15日云南邓川发生6级地震。
2月22日清政府令毓贤即行正法,在甘肃行刑。
2月24日津榆铁路由德国统帅交给英军管理。
3月1日各国公使要求清廷扩展使馆区。
3月8日德军攻占山西长城岭与锡良订约五条。
3月15日和24日上海、杭州两地士商集会抗议中俄密约。
3月23日德、英、法、日四国公使联合组成调查中国财源委员会。
3月24日法驻华公使毕盛照会奕匡力、李鸿章,要求清军全部自直隶撤往晋境。
4月17日德法联军侵扰山西。
4月19日西班牙公使要求改变大清觐见礼节。
5月10日美、意、德远征军陆续撤离北京。
6月7日慈禧、光绪确定经河南、直隶回京。
6月24日开平煤矿工人罢工。
8月南方各省大雨成灾。
8月10日章炳麟发表《正仇满论》,批判梁启超的保皇立宪论,疾呼排满革命。
9月清廷称实施新政“立意坚定”。
9月谢缵泰、洪全福等密谋港粤起义。
10月5日清廷与俄签约迟疑,日本极力插手。
10月31日江西九江、姑塘两关税按《辛丑条约》规定改由西人征收。
11月7日李鸿章辞世,清廷特旨予谥文忠,追赠太傅。
12月8日清廷向主和派大臣颁赏。
7月12日,两江总督刘坤一、湖广总督张之洞第一次就变法事宜提出4条建议:一设文武学堂,二酌改文科,三停罢科举,四奖励游学。
1月29日,清廷下诏变法,指出应顺应时世,学习列强,革除旧弊积习,以图强国利民,振作更张。
4月21日,清廷成立了以奕
匡力为首的督办政务处,作为主持“变法”的机构,筹办“新政”。
7月24日,清政府改组总理衙门,设立外务部,班列六部之上。
8月29日,清廷下诏自1902年起,“一切考试,凡四书、五经义,均不准用八股程式”。
9月14日,清廷颁下兴学诏谕,命整顿京师大学堂,各省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,各府厅直隶州设中学堂,各州县设小学堂。
9月,清廷命令各州县多设教育幼儿的蒙养学堂,蒙养院教育宗旨定为“保育教儿童,专在发育其身体,渐启其心知。”
10月2日,慈禧太后特颁懿旨,责成中外臣工,将应行变通兴革诸事,力任其难,破除积习,以期补救时艰。
10月,两江总督刘坤一、湖广总督张之洞设局编译教科书。局设于江宁、初名江鄂书局,后改江楚书局。